《2023微短劇市場報告》從播放情況、內容制作以及平臺發展來探討微短劇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一、古裝、甜寵熱度霸榜,頭部作品分賬票房超千萬漸成常態;
二、協同制作、文旅結合等多項舉措進行內容扶持,推動業態規范、健康、高質量發展;
三、長、短視頻平臺“分庭抗禮”,以劇場化、品牌化、生態化推動行業升級;
四、市場規模劍指千億級,商業化變現模式日漸成熟。
毫無疑問,微短劇成為2023年影視市場的“尖兒貨”,火爆態勢鮮明。在持續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微短劇已從泥沙俱下、參差不齊的初期階段來到“全面提質增效期”,逐漸在影視市場占據重要地位。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商業化發展藍海依舊潛力巨大。同時,據藝恩數據-內容智庫數據顯示,2023年市場共上線短劇1400多部,連續兩年同比增速超過50%;此外,每個月還有近300部微短劇提交備案。
可以說,用戶規模超5億的微短劇行業在2023年正式駛入“快車道”,進入主流化、精品化、成熟化發展階段。并且呈現出長、短視頻平臺在分庭抗禮的差異化競爭中不斷促進微短劇向精品化、多元化趨勢發展,現象級作品集中在都市愛情、古裝情感題材,商業化發展模式和空間進一步增加與擴大,以及在相關政策的加持、整治與引導下市場愈加規范等趨勢。《2023微短劇市場報告》從播放情況、內容制作以及平臺發展來探討微短劇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古裝、甜寵熱度霸榜,頭部作品分賬票房超千萬漸成常態
相較于以往,2023年微短劇從內容上看呈現出三大特點和變化,分別是作品質量日益提升,分賬天花板“挑高”至2000萬+;古裝、甜寵題材頻頻出圈,“懸疑+”作品創新不斷;在創新力度不斷加大下,“爽感”成為作品內容主要抓手,“主攻”女性受眾的女性獨立主題作品受關注。
1、精品化特點凸顯,頭部作品分賬票房已超兩千萬
從云合數據等相關匯總來看,全網微短劇霸屏榜顯示已有《招惹》《盲心千金》《重返1993》等作品分賬票房超千萬,其中由騰訊視頻、飛揚文化、中文在線、陜西廣電影視、無糖文化等機構出品的懸疑愛情劇《招惹》分賬票房高達2000萬,可見頭部微短劇的熱度與商業價值。
同時,微短劇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走上精品化、高質量等上揚路線,不僅在分賬票房上亮點頻出,還在觀眾口碑上做到了提升,眾多優質作品斬獲好評。例如古裝奇幻愛情劇《風月變》憑借電影般的唯美場景、運鏡、氛圍和演技,以及甜寵虐心的劇情設定,獲得了眾多觀眾認可;講述了一個假少爺和一個假歌女,從原本的諜對諜到身處同一個屋檐,展開相愛相殺的懸疑愛情劇《招惹》同樣以小成本、小體量做出S級的作品,令觀眾驚喜。這也說明,微短劇“低口碑、簡制作”的固有印象逐漸被打破。
2、古裝、甜寵題材出圈,“懸疑+”作品亮點不斷
古裝、甜寵題材一直是年度主要劇集類型與熱度話題擔當,縱觀全網微短劇霸屏榜TOP10中,除了現實題材的《反詐風暴》、年代勵志題材的《重返1993》外,《招惹》《盲心千金》《風月變》《進階的主母》《傾世小狂醫》《結婚嗎?好的!》《開局一座山》《千金丫環》等多部古裝、甜寵作品上榜,占據“不可撼動”的主要地位。
同時,縱觀各大平臺不斷上線的新一批微短劇,可以看到從頭部內容到腰部、尾部市場幾乎被古裝、甜寵題材作品填滿,這也導致了“跟風創作”“同質化競爭”等問題出現,需要各大創作者注意。對此,優酷內容開放平臺總經理錢晶表示,微短劇的創作與培育應該是基于對內容、市場的深刻理解之上“實實在在的做事”,“微短劇正在蓬勃發展,希望創作者不要路徑依賴,跟風嘗試當下已經成功的類型,微短劇還有更多可能”。
例如在短小的體量中涵蓋了言情、復仇、懸疑、家國情懷、青梅竹馬等飽滿豐富內容的《招惹》;穿越進游戲世界進行熱血冒險旅程的《開局一座山》;將雙向暗戀、甜欲、勵志、輕喜等多種元素融合的反套路都市甜寵劇《結婚嗎?好的!》等,均憑借獨特的故事敘述、人物設定沖出重圍。
此外,雖然不及古裝、甜寵熱度高,但不斷為故事做“加法”的懸疑題材作品同樣亮點不斷。例如講述了大隊長與小警員聯手破獲多起詐騙案,并在過程中建立深厚師徒情故事的《反詐風暴》,聚焦社會議題,契合國家當下啟動的全民反詐活動,通過詼諧幽默的表現手法和生動鮮活的案例,增強人民群眾自我防護意識、有效預防犯罪,具有現實普法和教育意義;更加凸顯“懸疑+”敘事特點的《千金丫環》則將真假千金、臥底復仇等橋段融合,獲得千萬分賬的成績。
3、女性主題突出、創新力度加大,“爽感”成必備要素
作為短、平、快的微短劇,一定要在故事講述、人物設定、畫面呈現上盡快抓住觀眾的觀劇“爽點”。相比以往“生死7分鐘,黃金前3集”的論調,當下的微短劇更是進行“加速度”設定,開篇就要牢牢吸引觀眾,才不會被“刷過去”。因此,創新力度以及“爽感”成為微短劇的“必需品”,從而令觀眾在碎片化的時間內對作品形成觀劇粘性。
例如年代重生爽劇《重返1993》以小人物乘時代風口逆襲翻盤為故事基調,切中大眾“嗨點”;含有穿越元素的《傾世小狂醫》在環環相扣的故事中展現出男女主二人的搞笑甜寵日常,又融合了迷霧重重的探案劇情以及暗流涌動的權力之爭,看點、爽點多樣;以“反拐賣”為切入點的《柒兩人生》通過“虛擬制片”這一全新制作技術的加持成為首部虛擬微短劇,引發廣泛關注。
同時,為了滿足占據絕大受眾比例的女性觀眾需求,女性獨立主題的創作、引申較為突出。
例如涅槃重生后與仇人斗智斗勇,奪回屬于自己的一切并迎來全新生活的《進階的主母》就以女性勵志為主線,展現出與封建迂腐的禮教做斗爭,追求獨立自主的精神特質。可以看出,討論女性本身個體的成長過程和生存形態成為當下女性勵志題材微短劇的主要方向。
被譽為“女頻王者”并制作出《對不起我愛你》《被奪走的人生》等熱播微短劇的麥芽傳媒,其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王予謙對于爆款規律進行總結:“主要方向一是主線敘事和主角光環直給,二是越低的理解門檻越好,越高的情緒價值越好。”
協同制作、文旅結合等多項舉措進行內容扶持,推動業態規范、健康、高質量發展
在政策方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為推動微短劇業態高質量發展,在2023年開展了專項整治及行業規范等工作,為整體內容生態治理“沉痼”。
2022年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主要措施包括嚴肅、扎實開展“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以及依法依規納入管理、加強創作規劃引導、加強重點劇片跟蹤指導、加大精品扶持力度、強化內容審核、突出結構管理、嚴格許可證發放、堅守管理底線、壓實平臺主體責任、積極推動行業自律和業務指導等,不斷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管理機制,獎優懲劣、激濁揚清,推動網絡微短劇傳播秩序持續規范、內容質量穩步提升。
經過三個月的時間,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線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調低下、審美惡俗等內容的微短劇25300多部、計1365004集,下架含有違規內容的“小程序”2420個,形成了震懾效應,有力遏制了網絡微短劇野蠻生長的態勢。
基于此,在第十屆網絡視聽大會微短劇行業發展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馮勝勇表示,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堅持與全行業一道,一方面對新業態及時加強規范管理,引導各大視聽平臺優化完善網絡微短劇精品扶持計劃。另一方面,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予以堅決整治,比如以“小程序”等技術手段逃避監管,傳播違規網絡微短劇等情況,實施專項治理,有力遏制了微短劇野蠻生長的態勢,有效凈化了網絡微短劇行業生態。
在專項整治工作結束后,廣電總局對網絡微短劇治理工作轉入常態化。2023年3月至今,督導抖音、快手、騰訊、B站、小紅書、好看視頻等平臺并建立網絡微短劇“黑名單”機制。要求網絡視聽平臺切實擔好主體責任。接下來,廣電總局將不斷完善常態化管理機制,持續加強創作規劃引導。
同時,省級廣電局也紛紛對微短劇進行細化規范與治理。
例如北京廣電局深入開展違規微短劇、小程序和UGC賬號的監測排查,定期組織召開北京網絡微短劇管理工作例會,督導抖音、快手、紅果短劇、河馬劇場等重點微短劇平臺,從嚴巡查微短劇業務報備情況,發布北京大視聽·網絡微短劇“首亮微光”扶持計劃等;
浙江廣電局則舉辦杭州·微短劇大會,推出《青年網絡編劇激勵扶持計劃》、發布《臨平區微短劇產業扶持政策》等一攬子政策夯實微短劇產業發展生態底座,積極對接華數、優酷、快手、華策等頭部企業資源,聚力提升微短劇產業發展能級等;
陜西廣電局則通過優化獎補政策、強化基地園區建設、落實備案管理、深化企業合作促進微短劇發展;
黑龍江廣電局則出臺《黑龍江省新時代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創作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創作引導扶持,并跟蹤重點項目、啟動作品征集評選;
廣東廣電局通過對制作機構進行專題輔導、協助進行項目推介、分享成功經驗、對相關問題答疑解惑等方式推進內容創作生產。
除了在相關政策上進行扶持,眾多廣電媒體、政府機構還接連入局市場,通過扶持制作、文旅結合等方式,注入強大活力。例如由河南省網絡文化協會、河南文化影視集團、河南影視制作集團、河南電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監制出品的《臥龍先生》《醫者為王》在近日開機;蘇州廣電傳媒集團(總臺)出品,蘇州廣電與芒果TV聯合攝制了微短劇《一夢枕星河》;結合武義縣豐富的文旅資源,微短劇《帶你去個好地方》首次嘗試了微短劇與文旅的深度結合;以及繼芒果超媒后,浙版傳媒、浙文影業、咪咕、中廣天擇等也在該領域持續發力,其備案的微短劇正有序推進。
總結下來,這一系列相關政策與舉措,無非是在促創作、促服務、促發展這三方面來進行,不僅為微短劇行業發展提供了相關引導、保障、扶持,還進一步調整服務機制適應該類內容“短平快”的創作特點,從而令整體業態積微成著,走上精細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路。
長、短視頻平臺“分庭抗禮”,以劇場化、品牌化、生態化推動行業升級
根據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以及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等長視頻平臺的內容布局,分析各自的差異化打法及“劇場化”深耕策略,以及長視頻平臺趕追短視頻平臺,形成分庭抗禮的趨勢等。
快手:率先布局+加大優勢,持續領航賽道升級
作為微短劇行業的首位探路者與開拓者,快手在題材拓寬、商業化營銷、提高內容轉化實現品效合一等方面的考量中有著更為明顯的動作與優勢,不僅結合了當下用戶喜好深耕多圈層、多年齡段人群全新的興趣共鳴和娛樂體驗,還不斷在實踐中探索未來賽道的新方向。更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短視頻平臺播放量TOP50短劇中,快手占比達到六成,無疑已經成為短劇內容領軍平臺。快手副總裁、快手文娛業務部負責人陳弋弋表示:“在充滿‘速度與激情’的2023年,快手愿與各方攜手同行、共生共融,希望短劇真正成長為‘文娛內容輕騎兵’,傳遞積極正向的價值觀。”
在“星芒計劃”等一系列平臺動作中,星芒短劇的總播放量已達500億+,快手短劇創作者規模超過10萬人,以及快手短劇“億級俱樂部”擴容至326部,其中,4部破10億,17破5億,68部破3億,相比上年同期均大幅增長。并且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核心趨勢年度報告(2023)》顯示,快手在微短劇廣告等商業營收方面增速最快。此外,快手與米讀小說達成了開發短劇IP的戰略合作,背靠龐大的內容儲備池,快手基于米讀網文IP改編出了《河神的新娘》《權寵刁妃》《冒牌嬌妻》等多部微短劇并獲得不俗成績,也代表著網文IP孵化為微短劇已逐漸成為行業的新方向。
抖音:依靠集團IP內容儲備,引發現象級關注
基于自身特點的內容項目與微短劇運營方法論,同時依靠字節集團旗下網文平臺番茄小說的IP儲備,抖音也推出了不少優質的微短劇。其中,微短劇《星動的瞬間》改編自番茄平臺上的小說《國民影帝暗戀我》,收官當日的正片播放量達到了4922萬。
同時根據平臺不同人群畫像背后的內容偏好,甚至給出用戶新近關注的內容熱點,令許多內容創作者可以在平臺找到鮮活的內容,例如在暑期檔熱播并在微博等各類社交平臺引發廣泛討論的《逃出大英博物館》等,以及發布了《柒兩人生》《秋蟬》與《刺殺小說家》等優質作品。
除抖音之外,同屬于字節集團旗下的短劇APP紅果短劇在2023年正式更名為番茄短劇,給微短劇業務冠以成熟的品牌名,意圖在微短劇領域持續深入挖掘與拓展。
愛奇藝:開放精品IP池,生態聯動受矚目
愛奇藝在2018年率先開辟“豎屏控劇場”,并集結了辣目洋子、劉背實等一眾網紅,推出微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獲得了行業矚目成績,而后在微短劇市場占有方面表現并不強勢。但在2023年,愛奇藝推出“云騰S短劇計劃”,表示未來將向市場開放一個由200多部具備影視開發所有必要條件的精品IP池,加強行業合作。
在作品表現上,都市情感劇《盲少爺的小女仆》、古裝甜寵劇《一不小心順走了將軍》在實時播出階段成績較好,以及由愛奇藝喜劇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經典喜劇小品《少爺和我》改編的IP衍生同名微短劇在備受關注下于年末殺青,或將帶來平臺內容生態聯動的新驚喜。
優酷:推出“播后定級”新模式,以開放包容態度帶頭擺脫惡性內卷
從平臺角度出發,優酷作為最早對微短劇進行戰略布局的長視頻平臺,2023年升級了分賬短劇的激勵規則及合作方式,并推出了“播后定級”全新合作模式,并主要以“帶頭擺脫惡性內卷、探索短劇潛力”為口號,在“扶搖計劃”“開創計劃”及其各期路演等項目評選中不以資歷為唯一標準,新人團隊也能獲得同臺競技的機會。
因此,優質作品層出不窮,包括上線45天分賬破千萬的民國甜寵劇《千金丫環》,上線52天分賬破千萬的民國愛情劇《鎖愛三生》,以及都市愛情劇《妻不可欺》、古裝甜寵劇《君心難逑》以及民國虐戀短劇《契約新娘》等作品分賬均超500萬。
騰訊視頻:依托內容生態鎖住頭部站位,占據半數市場供給份額
騰訊視頻在微短劇戰略上逐漸完善品牌劇場“火星小劇”以及“火星計劃”的扶持政策,通過分賬為主的合作模式與全鏈路的生態政策為精品內容孵化提供全面的支持。騰訊視頻微短劇工作室負責人曹睿表示:“在內容精品化已成為行業共識的當下,微短劇不僅要潛心打磨優質內容,更要持續突破創新,積極鏈接新的產業要素,打破內容與形式的邊界,為用戶帶來更為極致的體驗,成為影視工業化加速發展的新引擎。”
首先在數量上,根據德塔文數據顯示,騰訊視頻在2023年前三季度上新微短劇154部,在長視頻平臺的對比中占據半數的市場供給份額。其次在內容選擇上,圍繞“煙火氣、少年氣、新鮮氣”的關鍵詞,對溫暖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進行側重布局。此外,在市場反饋方面,根據云合數據全網微短劇霸屏榜TOP10顯示,騰訊視頻微短劇占據八大席位,并且有《招惹》《盲心千金》《重返1993》三部作品分賬破千萬。
芒果TV:與抖音合作“精品短劇扶持計劃”,激勵優質短劇生產
在創作、扶持戰略上,芒果TV在2023年末與抖音合作發布“精品短劇扶持計劃”,在基于“大芒計劃”的原有優勢上,進一步激勵優質短劇的生產與播出。“我們始終定位為做精品微短劇。此次和抖音合作,本質上也是為了消除‘短劇即下沉爽劇’的刻板印象,讓市場回歸內容競爭,減少劣幣驅逐良幣,讓好內容叫好又叫座。”芒果TV“大芒計劃”工作室負責人陳亞飛堅信,精品化是微短劇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作品表現上,芒果TV與搜狐視頻聯合制作并上線播出的《風月變》位列云合數據全網微短劇霸屏榜TOP10中的季軍,分賬金額已達1300萬。同時在多元題材創新上,有聚焦轟炸機空軍題材微短劇《轟炸天團》,還有國內首部以職業技術學院為背景,關注職業教育分流主題的微短劇《開挖掘機怎么啦》,以及聯動澳門社會文化司共創國內首部澳門題材短劇《黃鸝愛上葡撻撻》等。
市場規模劍指千億級,商業化變現模式日漸成熟
在政策、平臺、影視機構等多方引導、加碼入局等情況下,微短劇商業化發展模式也愈加清晰,市場前景也愈加明朗。據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呈上升趨勢,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同比上升267.65%;預計2027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1000億元。可以說,當前微短劇產業已經逐漸探索出清晰的變現模式和較為成熟的商業化路徑。
第一,逐漸流程完善的用戶付費分賬模式,側重依靠精品內容。
依托于不斷細分的產業鏈分工流程,微短劇制作方通過購買內容IP或原創劇本方式完成拍攝后,將作品提供給版權商,再通過流量分發、社區運營等平臺方式觸及用戶受眾。在用戶通過觀看廣告或付費解鎖內容的同時,平臺與制作方、版權方獲得收益,例如頭部作品《招惹》分賬已超2000萬等。
作為擁有眾多優質IP的頭部機構,中文在線高級副總裁李凱強調片方應放大自身獨特優勢,在內容為王、才華為王的當下,產業上下游都有機會做出更好成績。
快手文娛業務部劇情業務中心負責人于軻表示:“長期來看,免費內容和付費內容會越來越融合,精品優質的免費內容可以做付費,付費內容也亟待提高自身品質,使作品有更高的情感價值。2024年快手短劇更傾向的戰略是大力發展原生付費短劇。”
咪咕公司咕咕工作室總經理馬迪認為:“付費還是免費,作為制作方就是希望生產好內容,然后來獲得好收益。作為平臺來說,付費和免費承載的功能不同,付費承載商業價值、免費更多承載的是內容價值。如何讓這個商業價值和內容價值更好的平衡和發展、更有助于行業,還需要各個平臺做一些引領。”
第二,廣告合作與定制,逐漸增強IP品牌化。
除了平臺方在播出期間的中插廣告,微短劇制作方通過廣告植入或廣告品牌延伸等形式,在內容創作過程中將品牌IP和作品進行深度鏈接以及定制化出品,也逐漸成為常態。一方面為品牌IP衍生了內容故事,另一方面也促進作品更加大眾化。例如《東欄雪》與京東新百貨合作過程中,主要以服務自身劇情為主,同時創新的以單集番外的形式參與到品牌定制的環節;韓束獨家冠名定制的《以成長來裝束》通過每一集的短故事,大篇幅傳遞出韓束日化品的使用功效等。
在奧美北京總裁陳蓉看來,場景化植入、利用品牌自有生態打造微短劇爆款、明晰人群拓新策略、打造圍繞微短劇的多元衍生品,使其品牌營銷達到量化。
第三,前景廣闊的電商帶貨模式,形成人、貨、場三方閉環運轉。
在眾多頭部長劇制作公司以及專業演員紛紛入局微短劇的背景下,爆款微短劇的數量增多,其主演直播帶貨等方式進行變現的趨勢也日益顯現。尤其對擁有電商屬性的快手與抖音等平臺,微短劇也能帶動主演直播帶貨,提升品效合一。而這一模式也與MCN機構進軍微短劇領域的動因相契合,形成了由商業驅動的微短劇生態圈。
總的來說,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目前正處于爆發式增長階段,風口之下難免質量參差不齊,存在過快發展帶來的盜版、侵權和價值觀引導不良等生態“畸形”。因此,微短劇市場依舊需要不斷地完善優化并亟待加強產業協作及精品化創作,令每部微短劇作品都既有“短”的殼,又有“精”的核,加速從“流量爆款”向“精品力作”轉型升級,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