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23年以來,智慧廣電建設深度融入國家數字化發展戰略,在政策供給、網絡建設和產業融合方面邁出新步伐,有力促進了全行業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夯實了廣播電視高質量發展基礎。
2023年以來,全國廣播電視系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打造智慧廣電媒體,發展智慧廣電網絡”重要指示,堅持“二三四”工作定位,錨定三大工作方向,以智慧廣電建設為牽引,改造提升傳統廣播電視,培育壯大新型視聽,布局建設未來電視,系統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智慧廣電在政策和管理創新、新型網絡建設、產業融合與服務創新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助力構建行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一、國家政策拓展智慧廣電發展新機遇
2023年,《“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等國家和行業“十四五”規劃及多個國家專項規劃中智慧廣電及相關重點工程建設進入實施階段,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省級智慧廣電建設實施方案,全行業協同發力,智慧廣電建設在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優化、標準化管理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有效促進了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2023年數字中國建設加速。《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相繼出臺,為發展廣電視聽新質生產力,壯大智慧廣電領域產業投資、提升智慧廣電業務承載能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發展機遇。
廣電總局積極融入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不斷強化廣電技術產業屬性,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應用,從技術體系建設、超高清電視推廣應用、虛擬現實技術應用探索、“未來電視”建設布局、行業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等方面,開拓智慧廣電服務數字生活、數字文化、公共服務新領域、新服務、新業態,構筑智慧廣電產業生態。技術體系建設方面,確立了以“算力+算法+數據”為基礎的現代化技術體系,推動廣播電視體系的重構、系統重塑和流程再造;聯合印發《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推動廣電構建虛實互促的現代視聽產業體系,開辟數字視聽新場景、新應用、新生態;還發布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區塊鏈應用基礎設施規劃(2023-2027年)》,來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智慧廣電建設中的應用,實現行業數據的對接和跨鏈互通,暢通廣電系統數據資源大循環;聚焦內容生產、多元服務、數智應用等重點方向,引導全行業共同推進“未來電視”戰略部署落地應用。
二、新型廣電網絡夯實智慧廣電發展基石
廣播電視系統堅持改造升級傳統廣電網絡,加強固移結合的高速傳輸網絡建設,加速整合跨區域跨平臺大數據資源,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布局,為智慧廣電綜合信息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網絡支撐。
有線電視網絡一省一網及全國一體化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加速推進。截至2023年底,全國31省均設立省級廣電網絡公司,近半省份實現“一省一網”整合,絕大多數縣級網絡用戶已整合到位,為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智慧化運營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和網絡基礎。中國廣電繼續深入推進“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的運營管理體系,形成優質內容的匯聚中心和面向用戶的以智能推薦為核心能力的電視新業態。
基礎網絡建設進一步提升智慧廣電業務承載能力。中國廣電開通上線互聯網骨干網(CBNET)、內容集成播控平臺等,并加快升級改造有線電視網絡和高品質廣電5G網絡建設,有線網絡整體向“有線+5G”網絡轉變,為智慧廣電的創新服務和技術應用提供了強大網絡支撐。有線電視網絡方面,中國廣電已完成了核心網及網絡云資源池南北兩個大區、4個節點以及31個接入省用戶面的建設工作,構建了1個廣電云平臺+8個主要核心交換節點+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邊緣節點,實現三級部署、云邊一體、一云統管、全國覆蓋的格局。廣電5G網絡建設方面,完成700MHz頻率遷移和單頻網組網建設,中國廣電已建成700MHz 5G基站超60萬站,廣電5G用戶突破2300萬,廣電網絡全國性基礎業務支撐能力全面升級,正式形成全業務運營體系。
“文化專網”打造廣電全媒體數字化底座重要引擎。全國有線網絡以構建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為契機,加速整合跨區域跨平臺大數據資源,深化與相關科技企業的合作共建,積極推動全國文化大數據體系的融合發展,成為智慧廣電在文化服務領域的深化應用,構建廣電全媒體數字化底座重要引擎。如湖北廣電網絡負責建設的國家文化大數據華中區域中心平臺已于2023年底上線。江蘇、四川、廣東、廣西等多省以有線電視網絡設施、廣電5G網絡設施為基礎,與政府部門、產業集團、科技公司等合作,積極參與數字博物館、文化體驗廳建設,區域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正在緊鑼密鼓推進。
三、多元服務豐盈智慧廣電產業生態
全國廣電系統不斷加強5G、超高清電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廣電領域的融合應用,不斷創新與拓展智慧廣電網絡服務,以智慧廣電建設引領推動全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培育壯大多元優質的廣電服務生態。
加強廣電與5G、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應用,智慧廣電媒體建設邁出新步伐。在新聞宣傳方面,通過開發“5G新聞云采訪”系統、運用AI算法對素材文本進行詞頻分析、使用AI虛擬主播、探索元宇宙演播室等,全方位拓展視覺表達維度和全媒體新聞報道手段。在重大事件和體育賽事報道方面,5G、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元宇宙技術和數字人應用與新聞報道有機結合,推動視聽體驗從“在線”向“在場”轉變,豐富視聽體驗。在內容創作等方面,通過AI技術應用提升了廣電內容創作和審核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積極發展高新視頻新業態新應用,智慧廣電網絡服務更加豐富多元。中國廣電在多地推廣5G頻道,通過機頂盒、智能電視等,與手機、平板電腦等小屏協同,實現多樣化電視服務。高清化、超高清化進程明顯加快,高清真正成為電視播出的基本模式。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地級及以上播出機構共開辦1115個高清頻道、10個超高清頻道,省級臺頻道全部實現高清化,地級臺、縣級臺頻道高清化率分別達到96%、52%。智慧廣電新技術新應用服務不斷拓寬深掘。廣電總局2023年相繼開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評選、高新視頻創新應用大賽評選等活動,分別推選視聽消費新體驗、智慧家庭新場景、數字文化新應用和政務商務新服務四個類別40個案例,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等5個賽道11個場景113個項目,虛擬數字人、視頻修復等5個賽道105個項目等,以賽事做好視聽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應用的總結推廣工作,智慧廣電網絡服務不斷延展其內涵,智慧廣電制播體系進一步完善。
“智慧廣電+”推動公共服務提檔升級。智慧廣電不僅推動了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而且正成為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和質量的強大驅動力,通過為各個行業提供定制化和高效的解決方案。在政務服務方面,積極融入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監管治理活動,助力基層治理和公共服務;在商務服務領域,積極運用700MHz 5G和有線融合網絡優勢,創新應用物聯網技術,助推新型工業化和新型農業化發展。在民生服務領域,為智慧社區、智慧鄉村建設延展服務內涵,拓展百姓數字生活場景服務等。各地以雙向有線網絡基礎設施為載體,主動承建或對接融合“數字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雪亮工程”等平臺,積極打造“一鎮(村)一屏”等區域電視門戶和各類智慧化平臺,提供理論宣講、學習教育、文化娛樂、綜合治理、農村電商等服務。廣電總局總結試點經驗,形成《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研究報告和案例匯編》;要求各地堅持“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著力在推動智慧廣電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數字鄉村建設等方面取得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